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,您有多久没有关注过家中那些被忽略的小仪器呢?说实话,许多人家的血压计、体温计甚至厨房秤会不会都在一边灰尘落满,不知其精准度如何?最近,西安开展的一场计量惠民服务活动,或许会让你对身边的计量工具重新审视一番!
近日,陕西西安计量技术研究院以“科技赋能民生,计量守护精准”为主题,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公益活动。想知道这场活动具体是怎么回事吗?通过免费检测、开放实验室和科普宣传等多种形式,活动充分展示了计量工作在保障民生和服务社会中不可或缺的角色。其核心目标,就是让市民切实感受到计量对于日常生活的潜在影响。
在活动现场,工作人员为市民提供了家用血压计、血氧仪等常用计量器具的精准检测服务。一位现场的李奶奶愉快地表示:“一直怀疑家里的血压计不准,今天来检测了,工作人员还教了我正确的使用方法,太贴心了。”
这次活动累计服务了50余人次,解决了许多居民对家用医疗计量器具的怀疑和不安。疫情期间,很多人开始重视健康监测,然而,若设备本身不精准,那监测又有什么意义呢?现场检测消除了这种隐忧,很多人都迫不及待地想把自己的测量工具带回来进行精准度核实,毕竟,一个不靠谱的血压计可是不少健康隐患的隐形推手。
除了检测,活动期间还发放了百余份常用计量器具的宣传资料,帮助市民学习家用医疗计量器具的日常使用和保养知识。参与者们都在围着工作人员,认真倾听关于如何正确使用血压计和血氧仪的建议。
王先生分享了他的感受:“以前总觉得计量离我很远,今天参观完实验室,知道了菜市场的秤、加油站的油枪都有严格把关。现在去买菜、加油,心里踏实多了。”的确,计量并非高大上的领域,生活中的各种计量工具也不再是神秘的存在。通过这种知识的普及,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变得更敏感,更加关注生活的品质。
活动还有一项令人惊讶的创新:通过“手机变砝码”活动,市民只需利用智能手机的重量数据标准化特性,就能够随时随地获得“临时砝码”服务。这个听起来像是科幻小说中的情节,却是西安计量技术研究院在这次活动中带来的实实在在服务。
通过现场称重、加贴克重标识,手机成功变身为移动计量工具!这项服务在没带秤的情况下,可以帮助消费者更准确地衡量商品重量,避免因为不必要的误差而遭遇买卖不公平的情况。这不仅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,也进一步拉近了科技与生活的距离。
为增强消费者信心,活动期间特别开放了衡器与商品量实验室,现场演示了公平秤的使用方法。这款公平秤具备“一键投诉”功能,消费的人在购买商品后,如发现称重不准确,能够即时上传称量数据,监管部门也会实时响应、处置,以实现“检测—反馈—整改”的闭环机制。
这种技术方法的引入,不仅增强了市场的透明度,更为维护消费者权益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。“我再也用不着担心菜市场的秤了,之前总是怀疑不准,现在有了这个公平秤,一切都放心多了!”一位参与活动的阿姨高兴地说。可见,这次活动不单单是一场惠民服务,更是对公平交易环境的推动。
活动以其创新的形式和贴心的服务,打破了计量工作的神秘面纱。通过零距离互动,西安计量技术研究院成功树立了“计量惠民”的良好形象,让科技真正服务于民生。而这仅仅是个开始,未来还需要更多类似活动,让每一个人都意识到:我们身边的每一个计量工具,都与生活息息相关,它们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这样一个世界,更安全地生活。
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,有没有思考过对家中测量工具的关心?让我们大家一起行动起来,成为生活小细节的关注者,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与安心!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